致海外学子的一封信
2020/3/23
一封来自复旦发展研究院的信
请查收
亲爱的同学们:
北半球春分已至,上海温暖了起来。
城市在复苏,公园陆续开放了,路上的车、商场的人都渐渐多了起来,但我们的复旦校园,你们走过看过无数遍的校园,相比起来,还是略显冷清。走在其中,偶遇迎面而来的老师,都忍不住多看几眼,一来觉得这相遇珍贵,二来担心隔着口罩错过了熟人。
这个过于清静的校园让我们想念你们,青春无敌的你们。
感谢你们,在曾经或现在选择了我们,认同我们的事业,给予我们支持和协助,与我们并肩战斗。从疫情爆发以来,我们的研究部报送了百余篇政策报告;我们的自媒体积极传播专家学者的建言,和对国情世情的研判;我们的访问学者从世界各地传来了最新的讯息和观点。我们在用自己的方式在这场疫情中尽一份力,而这其中,不乏你们的助力!
我们也知道,在国内疫情焦灼的时刻,你们曾在他乡忧心亲朋、同胞;有人曾为国内医院奔走呼号,筹措医疗物资;有人曾因一些海外媒体的歧视和污名化行为而义愤填膺,发起抗议和正义的宣言……你们,和许许多多海外华人华侨一样,是中国最给力的“海外援军”!
现在,国内最艰难、最煎熬的时刻总算是过去了。只是,出乎意料,当我们看到曙光之时,疫情又在国外蔓延和升温了。为此,我们开设了海外日记栏目,想开辟一方天地,让国内的人们了解未经加工的一手信息和海外同胞的所思所感。在最近的几篇投稿里,我们看到了令人心疼的担忧、焦虑、甚至恐慌,也看到了令人欣慰的理解、宽容和泰然处之。这些文字让我们不能不想起你们,记挂你们,在异域山川的你们,一切都好吗?你们是否有过彷徨和困惑,我们可以提供什么帮助吗?
我们列出了几条在这一特殊时期生活和学习的建议,希望对你们有些许助益:
1
了解和不断跟进当地的权威的疫情信息和防控政策、措施,做好防御和自我保护;
2
分析可能出现的紧急状况,并拟定自己的应对方案,对未来做好准备;
3
每日向家人、朋友和学校等报一次平安,让关心你的人知道你们的情况;
4
养成记日志的习惯,每天记录下自己的见闻和感受,既是对生命中一个特殊时期的宝贵记录,也是给自己的情绪一个出口;
5
在保护好自己的前提下,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人;
6
静下心来,专注学业和思考。“博学笃志、切问近思”是复旦人的标志,如果我们无力改变周遭,就让大环境按下的“暂缓键”成为自己学识能力的“快进键”。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复旦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张军老师分享说:“我两个月宅家生活最重要的收获不是写了文章,而是看了很多之前没有机会欣赏的电影,特别看了台湾侯孝贤的电影《最好的时光》以及张艾嘉的电影《念念》,最近看了王小帅的电影《地久天长》。现在想想,如果没有这个特殊的日子,我不可能真正意识到我的研究生活里失去的竞有这么多。”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复旦发展研究院传播与国家治理研究中心秘书长郑雯老师想对你们说:“1. 保护好自己,这是第一要务,不仅仅指防止感染,也包括可能出现的人身安全问题。2.保持生活、学习的节奏感,宅家也要有规律,特别记得保护你们的眼睛。3.保持和家人、学校的联系,有很多人都在深深地惦念着你们。一起努力,期待相聚!”
当然,聪慧如你们,定早已有了自己的想法、主张。但万一,你们在此时遇到了困难,并愿意向我们倾诉,发展研究院向你们承诺,我们虽无万能之力,但一定竭尽全力,助你们渡过难关,伴你们共度时艰。
最后,祈愿疫情早日结束,大家平安健康,我们相聚有时,江湖再见!
——惦念你们的复旦发展研究院
图片来源 | 复旦大学公众号
文字编辑 | 沪青萍
微信编辑 | 苗凤荻
往期回顾
复旦智库 | 共识与分歧:美国对华科技政策盘点法国解放报:一封意大利作家从未来写给法国人的信
战疫不止,我们仍在行动 | 复旦发展研究院简报·新冠特刊
访谈|张军:疫情全球蔓延,如何铆住产业链上的长三角地位?
独家访谈 | 全球金融市场复盘!危机的根源在哪里?海外日记 | 纽约:疫情蔓延时
海外日记 | 一张机票和兵荒马乱的一天
海外日记 | 日本最美时节将至,我却有点担心……
海外日记 | 脱发博士的荷兰隔离日记
海外日记 | 西班牙封城第一天:原来大家是可以这么守序的呀海外日记 | 我在伦敦抢厕纸
海外日记 | 西班牙锁国之前——“留守儿童”日记短 评 | “我”时代:读不完的青年人短 评 | 获得感的焦虑短评 | 在这困难的时刻,谈谈开放
短 评 | 关于“危机”,路在脚下美国往事 | 决断性与容错性:美国70年代流感疫情防控的教训和启示
美国观察 | 拜登乘胜再得三州,桑德斯受压疑似退选
美国观察 | 求稳定还是谋未来,看民主党双雄各自为谁代言?美国观察 | 密歇根“倒戈”拜登,桑德斯行情看跌
观点 | 意访问学者:中国抗疫实践给世界上了三堂课
观点 | 张军:中国经济承压时,为何总是呼吁基建刺激观点 | 意访问学者:中国抗疫实践给世界上了三堂课观点 | 增强流行病“免疫力”,全球合作势在必行!观点 | 张军:中国经济承压时,为何总是呼吁基建刺激
观点 | 境外输入风险仍在,上海如何帮助企业复工复产?观点 | 从新天地教看韩国宗教万象观 点 | 张军:A股成全球资产“避风港”?想多了